欢迎来到  

中国·许昌发博城

今天是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Categories
  • Beauty & Personal Care

向创新要活力!跨境电商、产业带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分析

2024-05-30


随着国家层面逐步将跨境电商重心转为跨境出口,国内最近掀起了“跨境出口”的热潮,俄罗斯的OZON、WB;欧美的Amazon;韩国的coupang;中东的noon;国内的跨境出海“四小龙(Teum、SHEIN、TikTok、AliExpress)”等,加之国家层面和各地方政府的扶持与引导,带来了2024年新的跨境风口,即跨境电商出口、产业国家馆、品牌出海、“独立站+海外仓”海外综服等。如何做,怎么做,咋落地成为了小伙伴询问最多的“新词汇”。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发布《“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报告中也对跨境电商、产业带、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特别是对产业带的形成、类目、出口瓶颈、综合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作了多维度剖析,这边就对三者的基础知识和三者的联动运营做简要介绍。

一、三者概念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从而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的首次提出是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连续11年提及支持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按照行业业态可分为跨境电商出口和跨境电商进口;按照角色可分为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按照监管申报层面可划分为跨境电商商业模式和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无论怎么定论,按照国家赋予跨境电子商务的解释更准确的应该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合规申报而开展的跨国境在线商品交易,无论是跨境B2B2C还是跨境B2C,还是跨境B2B,都是按照海关总署2019年194公告要求申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或海关通关服务平台合规申报、查验、离(入)境的跨境进出口商品。



产业带:是一条带状的链条产业集中区域,是相关或相同的产业的基地,在此区域内可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更有效地利用、配置壮大产业。产业带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产业带形成初期,企业区位行为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表现为向某一优势区位集中,进而发展成若干城市工业集中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又由中心向外沿轴线扩散,这两种空间过程既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便形成了产业带。

这里的产业带更多的是地方特有的传统产业基础,适用于国际、国内市场的消费品或生活必需品,能够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集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形式更好地帮助产业企业实现国际新的市场拓展,实现跨境电商出口或独立站、海外仓形式的跨境出口,实现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效果。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的“新”,正引申出深刻的“质”,从而拉动传统生产力的转型升级,同时推动新质生产力和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及产业带的融合促进,进一步培育外贸新动能,拉动创新新活力。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是传统生产力的创新升级,也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根本是科技创新,其动力根本是市场,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更是依托外贸新动能的跨境电子商务而实现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实现质的飞跃,落地市场需求,扩大市场需要,增强国际品牌影响力。

530

二、三者定位


跨境电商:作为现阶段主要推进国际贸易和拓展国际市场资源的重要路径,是产业带数字化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市场化推进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是打开国内传统商品和高精商品迈进国际市场的高效路径。


跨境电商的定位明确,围绕国际市场和国内消费市场而承载的跨境B端、C端及B2B2C端的平台,体现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独立站平台和跨境电商卖家,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平台完成跨国境的线上商品交易,将国际或国内商品在线交易,是实现经济收益的主要模式。


跨境电商是开展内外贸业务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其以跨境进口和跨境出口两种形式扩展国内和国际市场,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创新路径,跨境电商作为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形成产业集聚、行业集聚的强有力抓手,是可以直接及间接拉动地方经济活力、产业活力和人员活力的,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外贸新动能的创新业态,其联动了仓储、物流、支付、综服、海外服务等多领域行业,形成复合型产业的新的集聚,从而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地方特有产业的集聚,从而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倒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和反哺产业带的形成,进一步拉动两者的融合。

产业带:通俗的理解是一个地方产业对应的商品生产企业或贸易企业集聚在一个特定区域而形成的特定商品的产业区域带,是地方特定的地理、交通、自然资源或某一个龙头企业引导而形成的“产业带”。产业带是国内生产企业、贸易企业扩展本土商品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实现技术创新、生产创新、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也是国内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力降低成本的主要市场导向。


产业带的定位主要集中在以地方特色、特有、拔尖的产业为基础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地方所特有的产业集聚名片。部分产业特色分布如下图:

530-2

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型、科技型、高产型的成产力,是产业蓬勃发展的根本,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围绕国际外贸市场诉求,整合科技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作为国家和产业、行业发展的根本,新质生产力是产业带形成和跨境电商国际化的根本,是高质量发展外贸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动力,也是融合“新质生产力+产业带+跨境电商”创新生态圈建设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定位就是生产要素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变革,是提升内外贸市场整体创新与活力的强针剂,也是传统生产力创新数字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三、三者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企业,产业带是园区,跨境电商是平台;新质生产力是产业带高速发展的根本,产业带是整合、优化、创新生产力的智囊团,跨境电商引领国际、国内市场高速发展,是产业带发展的风向标,是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钱袋子”。三者关系紧密融合,环环相扣,是不可分割的,也是创新必备的资源。

四、三者融合

“跨境电商+产业带+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发展,三者是紧密相连的,也是实际市场场景创新发展所必须的,围绕三者的创新融合,可以在多个场景进行落地。

(一)产业园:产业园场景是围绕产业发展,行业集聚和外综服综合服务而新建或改造的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要的创新型园区。产业园是为产业、行业、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孵化服务、人才服务和创新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既包含了线上的外综服综合服务平台,也包括了线下的综合产业园区,其功能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促进和帮助企业提高市场优势和降低企业运营综合成本,并提高其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渠道优势,提升通关时效的一种商业型、产业型综合园区。

产业园场景是现阶段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地方产业带布局,促进跨境电商出口的必要平台场景,其外贸(跨境)综合服务平台作为园区备案、申报、物流、支付、海外服务等的综合服务平台,是推进“新质生产力”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拓展跨境出口业务的主要信息化平台工具,园区场景的资源整合与外贸(跨境)综合服务平台的协同合作,线下整合优化市场诉求,精准化推进企业创新生产,线上综合服务 服务企业、市场,高效推进市场消费需求,实现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的精准对接。


产业园场景是拉动新质生产力和产业带发展的桥梁,其功能覆盖进口展销、出口品牌出海(出海路径)、产业孵化、企业培训、人才认证、产教融合、供应链服务、综合服务等,围绕各功能区域匹配相应资源,形成以产业园场景为核心的产业带,以产业带发展推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转型升级,拉动企业活力,创新企业科技,拓展企业路径,促进企业效益。


(二)综保区监管创新:按照海关总署2019年194号公告要求,开展跨境进出口应满足相应的海关监管条件,目前国内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申报代码包括“9610”、“1210”、“1239”、“9710”、“9810”等,其中“1210”和“9610”是跨境进出口监管代码,“1239”是跨境进口监管代码,“9710”和“9810”是跨境出口监管代码。

综合保税区作为目前国家政策最优惠,通关便利化程度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可以开展加工贸易、保税仓储、跨境电商等多业态的海关监管区。近年来国家不断支持综合保税区开展创新业态,特别是跨境综试区项下的综合保税区更应在跨境出口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包容审慎”。2023年7月31日海关总署发布23条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支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支持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成为新的创新增长点。综合保税区以跨境电商为抓手,通过产业带资源搭建国际平台,为产业企业的生产力提速、提质,为传统生产力升级“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综合保税区监管创新可依托综合保税区分类仓储与跨境电商深入融合,为传统企业提供新的市场赛道,通过国家政策及通关便利化措施积极推进传统生产企业向创新企业的转型升级,围绕综合保税区的监管创新拉动跨境电商与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即实现了地方综合保税区的监管创新,又为地方创新外贸注入新的动力,也进一步推进了“跨境电商+产业带+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发展。

(三)独立站平台:独立站平台是指企业或个人自行搭建、运营的电子商务网站。独立站平台为卖家提供了一个展示产品、接受订单、处理支付和物流等业务的在线环境。相较于第三方电商平台,独立站具有更高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能够满足资深跨境卖家对于品牌建设、客户管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需求。根据《中国跨境出口电商发展报告(2022)》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出海独立站总数约为20万个左右,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卖家、工贸一体化卖家开始尝试转型独立站业务模式,预计2025年中国独立站数量将超过50万个

近年来,独立站作为新的私域平台慢慢映入各个城市眼帘,特别是地方有国外市场资源或政府合作资源的城市,更把独立站的发展放到首位,独立站即是地方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外贸发展的品牌平台,又是地方跨境电商发展的本土平台,同时其又兼顾了产业带的行业发展和市场诉求,进一步倒推传统产生企业的转型升级,由传统生产力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由传统生产操作升级为智慧化、数字化、自动化操作,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又为企业拓展新的市场,并减少中间各板块服务环节所对应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帮助企业快速转型、精准孵化和合规发展。


独立站平台是精准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的商业平台,也是积极刺激地方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必要“武器”,更是融合“跨境电商+产业带+新质生产力”的商业平台,精准化国家(或地区),精准化消费者,精准化商品类目。


三者相辅相成、三者融合发展、三者互为推进、三者环环创新。


五、三者运营

三者的运营是一个生态的联动,新质生产力带动生产的创新、增效、高质,促进了产业带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跨境电商在国际市场商品的优越性和低价比;而跨境电商的发展形成了络绎不绝的国际市场订单,反推了一个地方产业带的形成,促使地方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提质提效去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环环相扣。


三者的运营需要一个抓手,一个场景式抓手,这个场景可以是产业园区、也可以是保税园区、也可以是综合服务平台,其核心在于三者之间的协调、联动、促进,归根到底是专业化团队的构建,专业团队、特色资源、差异路径、精准市场,势必代入的是地方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提升,势必促进地方产业带的特色集聚,势必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跨境电商是“新质生产力+产业带”构建的强针剂;产业带是“新质生产力+跨境电商”整合优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新质生产力是“跨境电商+产业带”创新发展的根本。三者的运营应围绕“合规、合法、便捷、高效、精准、定位”的原则,积极实现创新场景的搭建,以创新场景、创新抓手来推动三者的联动,从而进一步实现国际、国内市场格局的循环及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